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资料图片)
“走,去永州,永州有你去的万种理由。走,去永州,永州有你恋恋的乡愁……”6月30日晚,由来自各行各业的82人组成的双牌县代表队,登上永州市百万职工大合唱比赛舞台,演唱歌曲《走,去永州》。该视频和随后推出的MV版,很快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火“出圈”。截至7月4日上午,全网播放量超过7300万人次,仅微信视频号一个平台,点赞量就达到14.5万,转发量超过7.1万,评论8000余条。
“我们创作这首歌的初衷,是推介永州的山水人文,没想到会这么火。”7月4日,歌曲《走,去永州》的词曲作者,双牌县政协原副主席蒋建辉、双牌县音乐家协会主席刘兴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走,去永州》为何迅速走红?
创作历时近一年,歌词反复修改
蒋建辉、刘兴国是多年的朋友兼文友。蒋建辉、刘兴国作词作曲合作长达10多年时间,创作了不少好歌曲。
蒋建辉1965年出生,当过乡党委书记、县政府办主任,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参与编辑《双牌文化》《双牌风光》等介绍双牌的一系列书籍。
1975年出生的刘兴国,曾在双牌二中任音乐老师。早些年,他创作的多首歌曲已传唱一时,在圈内小有名气。他与人合作的歌曲《油灯》,在湖南省文联、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梦”主题歌曲征集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永不褪色——银杏树下的“兵支书”》,在“走进新时代退役军人——不忘兵之初 模范‘兵支书’”微视频大赛中获一等奖;《画笔》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务院国资委主办的全国企(行)业歌曲、职工舞蹈、职工曲艺小品征集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奖。
2006年清明,蒋建辉回乡扫墓,迎面而来的乡土气息,对刚离世母亲的思念,蒋建辉将之述诸笔端,写成歌词《清明的小雨》。
蒋建辉得知双牌二中任教的刘兴国是谱曲的一把好手,便辗转找到刘兴国,请他为《清明的小雨》谱曲。
不久,由刘兴国谱曲,饱含思乡情愫、曲调深沉的《清明的小雨》传唱开来。
因创作结缘。此后,蒋建辉、刘兴国经常在一起挖掘当地山水、文化、美食等,创作了近20首推介永州的歌曲。
2022年初,刘兴国去了一趟江永县,游览了当地的千年古村上甘棠村、女书园等景点。秀美的景色、独特的文化,让刘兴国萌生创作一首歌唱永州优美山光水色、厚重文化的歌曲,并写下一小段歌曲。
后来,刘兴国在参加双牌县文友聚会、文化沙龙时,多次演唱了这一小段歌曲,受到好评。
蒋建辉、刘兴国决定对这一小段歌曲,进行充实、完善,他们选取永州市11个县(市、区)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文化元素,写进作品里。
为写好这首歌,他们经常想到一个点子,半夜三更打电话吵醒对方,聊到天亮,越聊越兴奋。在近一年的创作中,两人时常对某一句歌词的表述、押韵,反复修改。歌曲歌名也经过多次斟酌。
蒋建辉介绍,在最初的歌词里,没有写“你可曾迷恋怀素狂草的风流”这一句。两人商量,怀素作为永州文化的一张名片,应该体现出来。怎么写?蒋建辉思考多日,提出风流一词是杰出的、有才学而不受礼法拘束的意思,怀素的狂草,不正是一种千古风流吗?将这句歌词放在整个作品中,押韵、自然。
怎样展现新田县的风光?刘兴国特意打电话给新田籍的同学了解情况,还参观了新田县城旁高耸的青云塔,即兴写下“你可曾数过青云塔的年头”。
蒋建辉、刘兴国介绍,这首歌后取名叫《走,去永州》,主歌部分全部采取反问方式,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吸引听众自己来永州游览参观,自己来回答。
谈到《走,去永州》谱曲,刘兴国说,谱曲风格是通俗中带有民谣风。其中,主歌部分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歌曲的风格为主,而副歌部分,采用了“五度大跳”的旋律走向,音区音阶大幅度起伏,既易于传唱,又让人印象深刻。
讴歌永州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引发受众情感共鸣
《走,去永州》唱出了永州人的自豪,唱出了永州人的乡愁。也让更多的外地人通过这首歌,勾画每个人心中的“印象永州”。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徐大成教授反复试听后说:“这个作品堪称上乘之作,雅俗共赏。歌曲很好地把永州主要文化特色表达了出来,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歌曲曲调鲜明,别具一格,节奏舒缓,平淡而见高雅,清丽而不乏高亢。”这首歌最大特点,采用主歌、副歌两部曲式,与歌词融为一体,用一种恬淡的温情,翻开了永州这部引人入胜的画卷,叙说乡愁满满的永州故事。副歌有画龙点睛之妙,使歌曲主题更加凸显,韵味更加绵长。
徐大成认为,概括起来,这首歌有“三好”。一是好唱。全曲音域十一度,这是人的自然音域,同时调性单纯,适合所有人咏唱,可谓老少咸宜。二是好记。此曲章法灵活,更妙在变化重复,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而纯净,好记而不乏味。三是好听。曲作者巧夺天工,全曲一气呵成,旋律似从人们心底流出,其情感十分强烈。
蓝山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梁利认为,《走,去永州》挖掘了永州文化的精髓,传神,又饱含深情。
永州市祁阳祁剧团党组书记、团长郑安顺表示,《走,去永州》的词曲适合现代人的口味,易于传唱。
祁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冯春宝说,《走,去永州》承载民俗底蕴,富含鲜活元素,以乡声、乡情、乡韵直观诉说永州之美,以细节呈现乡土风情,体现了词曲作者对永州人文精神的敏锐感受力,对社会现象和时代文化潮流的洞察力。
作为普通听众,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工作人员彭丽霞说,《走,去永州》的16问打动了她,将永州的美食美景、历史底蕴一一展现在眼前,仿佛身临其境,希望有更多人听到这首歌,来永州,一起品味永州的美。
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72岁村民周树龙,经常应摄影爱好者之邀,在当地扮演放牛人,他说话时有些激动:“这几天,我每天都听《走,去永州》,还要亲朋好友都转发这首歌,让更多人看看我们美丽的上甘棠,也看看我和我家的老水牛。”
《走,去永州》这首歌在永州之外,同样评价甚高。
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金沙认为,这首歌的歌词紧紧抓住地域特点,运用熟知度高的意象,以16问与排比的手法,以真挚的深情和诗意的语言,讴歌了永州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引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
纽约联合国总部秘书处工作人员唐春林听了这首歌后,立马转发给了好几个朋友并转发到微信朋友圈,他说:“很喜欢,的确唱出了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愁。”唐春林是永州零陵区人,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宣传永州,对于这首歌里提到的江永女书,就是他先后两次把江永女书推荐到2012年和2016年的第三届和第七届联合国中文日上展出。
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法学系教授王南玲曾多次去过永州,她很喜欢这首歌:“这首合唱,超越了我对永州艺术水平的认知!非常专业!非常棒!”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7月5日06版
https://epaper.voc.com.cn/hnrb/html/2023-07/05/content_1637638.htm?div=-1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