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成都轨道集团发布消息称,日前,中国土木工程协会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二十届第一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入选名单的通知》,共有44项各领域的标志性工程入选,其中包含成都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这是成都轨道交通7号线继被评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后获得的又一国家级大奖,也是成都轨道集团第二次问鼎中国土木工程的最高奖项。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奖是经科技部核准、住房城乡建设部认定、多部委支持与指导,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该奖项旨在弘扬科技创新精神,表彰奖励在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中成绩显著的工程建设项目。
因超严苛的申报条件、高精尖的评选标准,这项国家级大奖被称为中国建筑业含金量最高的“科技创新工程奖”,被视为工程技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那么,7号线凭什么能获奖呢?
开启“井+环”线网化运营时代 极大提升出行效率
7号线是成都市中心城区沿二环附近敷设的一条闭合环线,线路全长约38.61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31座车站,是国内首条一次性建设开通的全地下结构环形线路,于2017年12月开通。
作为成都轨道交通首条闭合环形线路,成都轨道交通7号线与已建成的1、2、3、4、5、6、8、9、10、18号线等多条放射型线路形成换乘关系,开启了成都地铁“井+环”线网化运营新时代,极大地缓解了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促使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增强了整个轨道交通线网的客流吸引能力;7号线还串联了成都南站、成都站(目前正在升级改造)、成都东站三大铁路交通枢纽以及茶店子汽车客运站等多个公路客运中心,加强了成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的互联互通,有效疏解了核心区以外各放射线间的客流交换功能,具有巨大的换乘功能和客流集散效应,有力改善了交通环境、提高了市民出行效率。
开创多项纪录 工程建设成果丰硕
7号线的建设开创了多项纪录。
为确保盾构高效安全掘进,7号线建设过程中创新了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尤其针对上软下硬的泥岩地层,通过研制高度耐磨、高压喷射、高效导流刀盘刀具系统装置,采用地层控压预注浆等综合技术,增强盾构刀盘转动的硬度、出水压力,改良渣土形状,攻克了“频换刀、结泥饼、低工效”“变形控制难”等施工难题,成功穿越强透水砂卵石、富漂石等复杂地质和铁路股道群、城区主河流等构筑物。
此外,7号线火车北站在成都轨道建设首次采用深大基坑横向扩挖技术,即在垂直的基坑侧面像“打洞”一样,挖出一个宽度3米、长度82米的“大洞”开展车站施工,相比明挖、盖挖方式,既不需要迁改地面建筑,也不需要做地面盖板,不仅节约工期12个月,也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建构筑物影响,为此类工程提供了借鉴;在中心城区,还建成了成都首个轨道交通双层地下停车库——崔家店停车场,该停车场也是亚洲最大的地下双层地铁停车场,总建筑面积18.29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76列列车,停车规模和功能均居国内前列。
此外,7号线工程建设实现了多项科技创新,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2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2项、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3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22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9项、省部级工法15项、省部级以上优秀QC成果32项等。
优化布局共享便利 与市政工程“三同步”
“我们在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轨道交通与其他市政工程的衔接与共建,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最大程度减少施工给市民生活、出行造成的影响。通过从设计上优化方案布局、结构上合理占用空间、施工方案上分工协作,在7号线二仙桥站、理工大学站、槐树店站、武侯大道站、龙爪堰站、一品天下站六座车站上方,建设了六座市政高架桥;在7号线茶店子站、理工大学站上方与市政合建了两座下穿隧道,有效提升了沿线市民的出行品质,获得了市民的赞誉。”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匠心独运设计车站装修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作为成都首条地铁环线,7号线车站设计装修以满足乘客良好出行体验为基础,同步打造出国际高水平的装修工程、展现出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7号线以太阳神鸟为主题,通过简练动感的空间设计、七彩流动的色彩装饰,以段分色,用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代表颜色作为车站装修的主题色,做到艺术点睛、站站有景,展现了巴蜀文明与现代成都城市文明相融相生、相得益彰的图景,让地铁成为传播城市文化、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袁弘 供图 成都轨道集团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