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3月31日记者获悉,针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规范管理工作,教育部在明确管理职责、优化证照办理等方面做出部署。其中强调,打通政策堵点,明确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申领行政许可的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为合规机构申领证照提供便利。
2022年末,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非学科类培训治理的难点在哪儿?如何避免出现“多头管”变“都不管”?变换名目超额交费的“大课包”难题如何破解?……今年3月,新京报推出《非学科类培训的监管之路》专刊,直击当下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教育部指出,自《意见》印发以来,各地积极引导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对标整改,针对人民群众和部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所反映的机构管理职责不明、证照办理不畅、培训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结合各地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工作实际,教育部先后通过印发专门通知、召开调度会、重点约谈等方式,作出安排部署。
在明确管理职责方面,教育部要求各地细化文艺、科技、体育等培训类别细目清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让人民群众和培训机构知悉。细目清单要根据新出现的培训类型,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好统筹协调和兜底保障作用,避免出现监管盲点。
在优化证照办理方面,教育部要求,各地创新工作方式,打通政策堵点,明确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申领行政许可的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切实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合规机构申领证照提供便利。
对经营多种非学科类业务的机构,教育部提出,要由主管部门加强牵头统筹,相关部门配合联动,实行联合审批。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地区,要加强部门之间审管衔接,防止出现监管盲区或监管冲突。
在全面规范管理方面,教育部要求各地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推动选课、购课、消课、退费等全流程监管全部依托平台进行,坚决防止培训行为不规范、预收费“体外循环”等突出问题,维护家长合法权益。
教育部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加强宣传解读,细化责任分工,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排查整改工作,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使非学科类培训切实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张彦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