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放言不再透露造车进展的雷军,破例了。
2月9日,小米创办人雷军在小米投资者日上表示,自己的时间有四分之一放在手机、IoT和高端化上,二分之一在汽车上,四分之一在其他事情上。
(资料图)
他介绍,去年小米汽车等新业务共计投入超30亿元,研发团队超2300人,在初创阶段投入达到别的汽车厂商3倍以上。去年9月,首量小米软膜车如期下线,12月开启冬测,各团队推进效果均比想象中好。
自2021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谓最炙手可热。而汽车行业作为支撑GDP提升的中坚力量,也在疫情过后的经济红利中,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之一。
而双碳政策的落地,更是让新能源汽车行业借上了东风,加速前进。与此同时,各大巨头企业,也纷纷瞄准这个方兴未来的万亿大市场。
不少米粉也在质疑小米汽车2024年量产是否太晚?
对此,雷军表示,造车新势力比小米提前了6-7年,两年前小米做了很多访谈,认为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候都不晚。
他坦言:“我们的能力在电子、用户体验的运维上,现在的电动汽车都在我们的这些点上,所以我觉得我们2024年出车刚刚好。”
对于小米汽车的盈利问题,雷军表示,长期和小米手机一样,除了硬件利润,更在意软件利润。汽车以往可以整合销售、售后服务、充电桩,未来汽车可以整合的服务越来越多。
关于小米汽车是否有独立融资计划的提问,雷军认为小米100%持有小米汽车,就是对小米资源的复用。
“最大的资源,就是小米过去3年在国内建立的10000家线下门店。”雷军认为这对小米汽车未来的营销会很有帮助,此外小米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有业务,也会成为巨大的营销网络。
最后,雷军还表示,小米汽车将争取15-20年内进入世界前五。
此外,小米方面还针对近日大家较为关注的ChatGPT,分析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业务布局和前景。
小米方面表示,其早就在AI大模型等方面有尝试,并且是多路并行(多技术路线)。
全栈自研的小爱同学就是典型的大模型落地场景,现有结果表明通过应用大模型能够获得比原来更好的效果。
接下来将在相关方向加大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通过引入更先进的大模型能力,包括探索多模态能力,提升智能座舱交互体验。
自2021年小米官宣进军智能汽车市场以来,小米造车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不过,小米的保密工作做得是相当好。
今年1月,有自称是小米内部员工的人爆料称,小米首款车型MS11会有低配和高配两个版本,低配版定价26-30万元,高配版会走到35万元以上的定价。
从曝光的图来看,小米MS11新车侧面采用了溜背式造型设计,车辆顶部采用了巨型一体式天幕,车门中间向内收拢,前轮拱后方配有朝向侧后方的摄像头,并配备了半隐藏式车门把手,前脸采用了封闭式的格栅设计。
2月2日,小米集团通过“小米公司发言人”账号在微博发文表示,小米汽车合作方因对其下游供应商管理不善,泄露了汽车早期设计稿,最终被罚100万元。
随后,雷军转发并强调,小米集团对泄密事件零容忍,希望所有供应商伙伴一定认真执行《保密协议》。
“造车并非易事,一辆车有接近3万个零件,其复杂程度远比想象中困难太多。”汽车供应链业内人士评论造车的难度时,如此坦言。
实际上也是如此,即便是新能源造车,也不等于研发智能手机、普通的消费电子产品。
造车至少需要具备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研发或供应链整合能力。要知道,仅决定汽车续航能力的电池,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家车企的发展。
“在这个既拼资本、又拼技术、还拼资源的高壁垒赛道,或许唯有同时在多方面都具备优势的企业才能成为最终的王者。而大多数其它的玩家,或许要么成为陪跑者,要么成为大浪淘沙之中的牺牲品。”一位投资者这样评论到。
但不管怎样,小米汽车在市场上已经有了超高的关注度,未来的汽车发展情况如何还是未知数,但对于只欠东风的小米汽车而言,能否为市场带来一个爆款,才是成功的关键。